一名INFP对刻板印象的理解与思考
免责声明
这篇文章某种意义上只能算是我对自己性格特征的探索的阶段性总结,以及在此期间我的观念上的转变。
- 本人的MBTI性格并非在专业施测师的指导下测评得到。本人的「INFP」性格是藉由网上的免费测评与对MBTI和荣格功能的探索得到的
- 本人还没有钻研透MBTI和荣格的功能,所以谈及功能时请各位自行甄别(不保证一定正确)
正文
「深入了解自己性格的特征是打破刻板印象,并更加客观了解自己的一部分过程。」这是我最近想出来的一个东西。
如果你了解MBTI,你大概听说过「NF组」这种说法。大多数人知道这种分类方法可能来自 16personalities ,但其实早在1980年出版的《MBTI操作手册》(MBTI Manual) 中便早有提及此种分类方法,即「气质」分类法。「NF」组的人通常被称为「Idealists」即「理想主义者/理想家」,而坦白而言这确实是个较为准确的描述,因为四种 xNFx 类型的人基本上都有一种「怀着 peace & love 去将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目标和思想。他们在大脑中藉由想象的力量建造着理想世界,并为此付出努力。
而在「NF组」,甚至可能是MBTI社区中最出名的一个人格类型便是「INFP」。这是一种第二稀有的人格类型,统计上大概只占4%的人口;最稀有的是旁边的INFJ,只占1%。但稀有并不是让这种人格类型出名的原因,它真正出名是因为它的刻板印象。
在基础认知中,INFP可谓是最女性化也最幼稚、天真的一种类型。他们腼腆但格外友好、以人为本,极力寻求着与他人建立深刻的关系。他们喜欢爱与和平,不喜欢冲突加上思想开放的特点让他们能得心应手地解决矛盾,这大概也是为什么INFP会被称作「调解者」(Mediator) 的原因。同时,他们的共情能力非常强大,使得他们常常与他人一起共振,帮助他人走出不见五指的雾霭——另一个称号「治疗者」(Healer) 也诞生了。最主要的,INFP人大多非常可爱(cute/adorable),经常被形象地比喻成“一个小肉桂卷”或是“一只乖巧的小猫”;并且他们也被赋予了一种犹如与生俱来的、令人羡慕的「白日梦」(daydreaming) 能力,这让他们能够导引自己内心的能量,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随意穿梭游荡,创造出传奇的人物与故事。当然,这种灵魂也格外独立、私密且敏感,他们常常感到自己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或是经常发现自己十分低落,想要哭泣。
如果你在网络上搜索「INFP」这一个关键词,你大概会对这一类性格的人留下这些印象:可爱、包容、开放、爱哭、体贴善良而极其感性,喜欢阅读、音乐、美术和写作,就像一个甜甜的肉桂卷或是一只可爱的小猫咪。他们善于倾听,不喜欢起冲突,常常保持着较为中立的状态,并且带有极强的理想主义色彩。他们还被赋予了白日梦这种天赋异禀的能力,让他们得以窥测到自己内心的想法,在梦幻的天地中随意嬉戏,书写传奇的人物与故事。
我第一次接触「刻板印象」是在了解「男女平等」话题时所得知。简单而言,「刻板印象」指的是某个人或团体(通常指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对某一件事情的印象或认知,并且认为妥当且接受的:例如男子应当去当兵、做研究,成为冒险者或企业家等等;女性则应当成为护士、作家,或者做一名会计和公务员等等。这些是所有人都公认的认知事实。
上面这段对INFP的描述也正是如此。如果你不了解MBTI,先暂且不谈「这类人究竟真的存在吗」这类问题(INFP的许多特质都与我们目前效率至上、理性至上的社会风尚非常不符合;有数据统计称 ESTJ 与 ESFJ 是最常见的人格之一,而很巧的是 INFP 正好与 ESTJ 在字母表述上完全相反),但乍看一眼,这种性格类型的人应当在女性上更加突出,对吧?因为在我们社会认知中,男性是更理性且切合实际的,而女性是更理想主义且感性的,这没问题,对吧?
其实这观点正确也不正确:从传统、刻板印象的角度来讲,没错。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来说,INFP比较适合当作家、诗人、咨询服务人员,等等这类需要较多情感联系和投入的职业——这是由 INFP 这种人格类型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他们以情感为主要功能但又以直觉作为辅助功能,这让他们的情感十分深沉而又极具创造力和洞察力。
但这并不代表说 INFP 只能在女性中出现。首先,我们有男性作家,而这之中也存在着与 INFP 这种性格表现相似的人。其次,确实存在 INFP 担当了一些刻板印象以外的其它的职务。比方说台湾心理学UP主“雪力的心理学笔记”曾做了两期视频(第一期,第二期),采访了一位做幕僚部门(亦称事务部门)的 INFP 大叔。
所以当我们在看 INFP 和其它 MBTI 人格类型时,我们究竟在看什么?我觉得我可以引用此前我看到的一条评论来解答:
我这周在 Quora 上回答过一个问题,叫做「INFP人格类型的人的政治倾向是什么」,我对此的回答是「我没有任何政治倾向,或者说我对政治也不感兴趣;我所真正关心的普罗大众的利益(注:即价值观取向),只有在当某事与其对得上时我才会显示出一种倾向和立场」。这与 INFP 不喜欢起冲突的特点是对应的上的——不过我应当再强调一遍,当特定一件事与 INFP 的价值观相符时,他们对此就会显出支持,表现出一个较明确的立场。
在回答中我也提到了一个例子,乔治·奥威尔,即著名反乌托邦小说《1984》的作者。他一般被认为是一名 INFP ,主要原因来自于其作品中对社会人文等的关切,显示出一种内倾情感的特征来。
此外,虽然 INFP 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现得十分友好,但其实也存在着比较阴暗的一面。我在另一个Quora回答中描述了我的阴暗面就像「Doom Slayer」那般,对血腥暴力有种极其强的嗜好。所以,在经历了数个月的不确定与「identity crisis」(身份危机)之后,我总算能自豪地说,自己就是一名 #INFP 。
回想起来,我在初二初三最忧郁的时候在Google上误打误撞地找到了 16personalities ,抱着几乎不存在的希望与期待做了他们家的测试。可以说他们的测试结果与分析十分喜人,让我重建了对心理学的信心。那时我是 ISFP-A ,而六个月后则是迄今不变的 INFP-T 这个结果,至此我也和 MBTI 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高一面临学科时,诸如 MBTI 这样的心理学测量工具被应用进来,而我自然也是取得了 INFP 这个结果。但由于刻板印象的原因,许多系统都推荐我选文科(专业方向为历史和政治类)或部分理科(专业方向为数字艺术此类);我也时常怀疑自己是否更接近于 INTP ,一个“理智版”的 INFP ,并且所有这些测试我都实际上有偏颇的成分——因为我确实喜欢编程,而且对生物这门课有较大的兴趣。选科其实也很早就觉得是走标准理科生,即“物化生”路线的。
不过最终,在一堆堆 memes 和许多不同人的经历分享后,我建立了对自己类型的信心:我是一名 INFP 。尽管这或许与大家的常规认知有所不同。
另记1
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好奇所以顺便去查了另一个很著名的作家,H.P. Lovecraft,即《克苏鲁的呼唤》等作品的作者的人格类型。根据 Personality Database 上的用户投票,大部分认为他本人是 INTP ,具有明显的内倾思维型特点,依据主要是鉴于他的作品的写作风格(不可具体描述的可怖之物)呈现出了一种内倾思维型的冷漠与理性感;然而也有人认为他是 INFP 即内倾情感型。
也有人不否认其表现出的内倾思维型特点,但认为这个很可能是 INFP 第八个功能即内倾思维。具体而言,它是“劣势功能的劣势功能”,常被称作“恶魔”(demon)功能,因为其表现出来的特点与其它功能都有所不同,是一个人格中最陌生也最不常用的功能。
根据用户评论来看,有一部分人认为,如果同时结合九维来看,处于 4w5 (Type Four Wing Five) 的 INTP 可以呈现出一种近似内倾情感型的特点,也就是 INFP 类型。
另记2
另2:如果稍稍再深入一点MBTI社区的话,其实有一部分人认为 16personalities 的测试结果不具备可靠和比对性。
这点的主要原因是在于,16personalities的具体评测是采用大五人格(一种更具信度的心理测量方式)的题目,然后由该结果映射到MBTI的16种不同人格上。因为大五人格的最终评测结果存在五个维度,所以对应的,16personalities也增加了另一对A/T维度,叫做「identity」即「身份」。关于这一点可在他们的「理论」(Theory)页面上的「我们的做法」(Our Approach)上清楚见到:
With our NERIS® model, we’ve combined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We use the acronym format introduced by Myers-Briggs for its simplicity and convenience, with an extra letter to accommodate five rather than four scales. However, unlike Myers-Briggs or other theories based on the Jungian model, we have not incorporated Jungian concepts such as cognitive functions, or their prioritization. Jungian concepts are very difficult to measure and validate scientifically, so we’ve instead chosen to rework and rebalance the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calle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 model that dominates modern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research.
可见其只是使用了 MBTI 的表示格式(acronym format),内核实际上是大五人格(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16personalities的题目也被认为有些太过脱离现实或是「令人难以做出选择」,由此得出的结果很有可能会偏向某一方。